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网
责任编辑:马静
发布时间:2025-08-14
阅读次数:
□ 本报记者 周文馨 赵志锋
□ 本报通讯员 马天龙
“现在开庭。原告陈述一下你的基本情况。”近日,在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驿马镇韦老庄村村委会大院,庆城县人民法院驿马人民法庭庭长寇文晖巡回审理一起赡养纠纷案件。庄严的国徽挂在土墙上,几张桌子拼成审判席,村干部和左邻右舍围坐一起,论是非曲直。
“巡回法庭既给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老百姓解决了切实困难,教育了周边群众,也对弘扬中华美德起到重要作用。”庆城县驿马镇韦老庄村党支部副书记板海湖说。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从庆城县人民法院了解到,庆阳市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诞生地。近年来,庆城县法院让巡回法庭走进农家小院、走进田间地头,通过一场场深入群众、实地调判的庭审,使司法服务饱含泥土的“温度”,让公平公正更接“地气”。
“我前几年给刘某干活,他拖欠我几万块钱劳务费一直不给,现在我有病不能动了,他还不还钱。”庆城县法院马岭人民法庭庭长代其龙放下电话,神情凝重地布置工作,“通知被告人来法庭,大家准备一下,我们去原告家里开庭!”
国徽端端正正地立在炕头,一场特殊的庭审就此展开。
“不是不给他,是这几年没有接下什么大活,才欠到现在。”被告人刘某说。
“原告得病卧床,没有钱康复治疗,你们一起干了好多年,应该也是老朋友了,你忍心看着他就这样在炕上躺着?”代其龙严肃地说。
考虑到原告的身体状况,法庭决定进行调解。
经过司法所司法工作者、村委会人民调解员和法官分别对原被告“背对背”释法说理,双方就地签订分期给付劳务费的调解协议。
协议签订后,原告赵某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代其龙告诉记者,巡回审理除了深入实地调查、厘清争议焦点、查明案件事实外,更重要的就是减轻群众负担,特别是为偏远地区、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便利。
“我卖苹果十几年,你拿‘三拣’充‘头拣’,我咋可能接受!”果商何某气愤地说。
“行了行了,大家都不要吵,果农果商的合法权益都要维护,要不然谁还来我们这收购?”特邀调解员、省人大代表、庆城县果业纠纷调解委员会负责人李海军接过话茬,“纠纷已经产生,大家各退一步,既然是‘三拣’果子就按‘三拣’的价格重新交易,你们都好好考虑一下。”
果商何某痛快地说:“我同意,反正我各类苹果都要收购,只要价格合理,我立马装货。”
“我同意。”几名互相指责的果农安静下来,纷纷表示认可。
2024年5月29日,庆城县人民法院“苹果产业巡回法庭”联合庆城县果业纠纷调解委员会在“马办果库”设立的“果业纠纷调解工作室”内,仅用10多分钟便化解一起苹果交易纠纷。
庆城县是长庆油田的发祥地,油田作业区遍布全县。为服务油气企业依法规范运营,维护油气从业人员和当地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油区经济稳定和谐发展,庆城县人民法院在马岭人民法庭成立专门处理涉油气纠纷的“油气法庭”,邀请庆阳市石油天然气商会入驻,建起“油气纠纷调解工作室”,实行“调立审执访”一体化工作新模式,全流程为群众和企业提供司法服务。
据统计,截至目前,“油气法庭”已妥善处理各类纠纷20余起,开展涉油气法治宣传6次,接受各类咨询100余次,有效维护了油区稳定和企业发展。
此外,庆城县法院驿马法庭在工业集中园区设立“驿马工业园区巡回法庭”,就地调解、从快审理涉园区企业纠纷,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庆城县法院院长杨志远介绍,2024年以来,庆城县法院各基层法庭累计开展巡回审判126次,指导基层组织化解纠纷312件,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让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在基层实践中焕发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