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陇南政法网,今天是 2025年07月01日 星期二
当前位置:首页 » 他山之石

普洱倾力打造综治维稳工作升级版

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6-02-24 阅读次数:
字号:A A    颜色:
普洱倾力打造综治维稳工作升级版 
 
“班户联防”实现边境防控网格化 
 
“报告邱警官,有4个外地人拿着长刀子往勐马街道去了,可能是搞暴力恐怖的坏人。”2015年11月7日上午,云南省普洱市孟连县勐马边防派出所民警,根据辖区“班户联防”班长的举报,成功制服了4名企图袭击群众的“暴徒”。
 
但这不是真的暴恐袭击,而是勐马边防派出所的网格化边境治安防控演练。此前两周,普洱市委政法委在勐马边防派出所召开“班户联防”边境网格化防控体系现场会,普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王军对边防民警开展的“班户联防”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将经验在全市推广。上述举措亦成为普洱市委、市政府扎实推进综治维稳工作的一个缩影。
 
普洱市位于祖国西南边陲,与越南、老挝、缅甸三个国家接壤,面积4.5万平方公里,人口257万,有14个世居民族,是云南省唯一的“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地区。普洱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综治维稳工作,把它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主要工作来抓,各级政法部门单位主动担当、勇挑重担,起到了中坚作用,从而保持了普洱市边境巩固、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
 
从“治安问题镇”到“平安示范镇”
 
“2010年以前,勐马村芒朗寨子盗窃、打架斗殴、吸毒等治安案件频发,成为人口最多最穷、治安最乱最差的村寨,让我们很头疼。”勐马边防派出所所长艾晟宇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他介绍,勐马镇地处云南省普洱市西南部,是一个以傣族、拉祜族、佤族为主的15个民族杂居的边境镇。这里地处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群众法治观念淡薄,治安管控难度大。
 
2011年开始,边防民警在芒朗寨子摸索出的“班户联防”这一创新治安防控模式,将芒朗寨115户划分成11个治安片区,将相邻的10至15户群众划分为一个“班”,采取本人自愿、群众选举、村委会推荐、派出所审核、镇政府批准的程序,在每个“班”选聘1名有威望、热心治安管理工作的群众担任“班长”配合派出所工作,勐马镇实现了从“治安问题镇”到“平安示范镇”的变化。
 
据介绍,截至目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普洱边防已将71个边境建制村,14个边境乡镇、4个边境县和6所学校纳入爱民固边模范系列创建,促进16个村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43个村实现零上访,纳入创建的21个村获评文明村、9个村获评民主法治村、18个村获评民族团结示范村、6个乡镇获评平安乡(镇)、3个县获评平安县。
 
积极构建戒毒康复“普洱模式”
 
毒品问题一直困扰着云南省边境地州,普洱也不例外。但普洱市主动应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的禁毒斗争态势,始终紧抓遏制境外毒品渗透内流和萎缩境内毒品消费市场两个主攻方向不放松。
 
普洱市各级党委、政府在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的同时,将禁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予以重点保障。澜沧县每年投入禁毒经费不低于当年财政经常性收入的2%,2015年投入禁毒经费1000万元;孟连县每年投入170万元用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四年多来,全市共投入禁毒经费2.9亿元,破获毒品刑事案件6189起,缴获毒品13.8吨,抓获犯罪嫌疑人5716人。
 
据了解,除了公安禁毒部门做好毒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治理工作外,普洱市坚持以人为本、综合施策,积极创新戒毒康复工作模式。孟连县建立吸毒人员家庭、禁毒专干、村组干部、派出所民警、乡镇干部“五级责任制管控帮扶”,推进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监督管理,吸毒人员管控率提升到95%。市政府、市禁毒委先后出台禁吸戒毒工作方案,实施以农村安置、企业安置、康复场所安置为重点的戒毒康复工作思路,构建戒毒康复“普洱模式”。澜沧县强化基层组织建设,配强村组禁毒联防队,在全县2603个村(居)民小组推广村民自治禁毒工作模式,将禁毒工作纳入村规民约。
 
全市半年成功调解纠纷11977件
 
2015年4月29日,普洱市江城县宝藏镇政府收到龙马村半边寨小组村民17人联名的来访件,称他们由于龙马电站建设淹没了本组土地,因集体与个人土地界线不清,导致淹没补偿款六年都无法分配。经调查,6月4日,宝藏镇调解委员会召集该村57人进行会议表决及调解,将淹没款进行了合理分配。
 
“近年来,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在深入推进平安普洱、法治普洱和过硬队伍建设中取得了优异成绩。”普洱市司法局局长李东升说。
 
近年来,普洱市司法行政部门立足于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法治宣传教育取得新成绩。抓“谁主管谁普法、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责任的落实,制定实施意见,与全市120个单位(部门)签订工作责任状,推进“大普法”机制的完善,实现从司法行政部门唱独角戏到多部门共参与的转变。立足于维护基层稳定,抓调解创新,探索建立重大矛盾纠纷调解人才库、首席人民调解员、个人调解工作室等工作机制。抓资源整合,积极搭建集纠纷调解、法律援助、法律服务和法治宣传为一体的“一站式”为民服务平台。2015年上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室共调解纠纷12421件,调解成功11977件,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00余件。完善人民调解员“一员多用”机制,全市人民调解员担任网格员12629人。紧盯困难群众“打不起官司”问题的解决,在5家律师事务所分别成立少数民族、妇女儿童、农民工、青少年、残疾人、老年人六个公益法律服务工作站。
 
队伍建设引领平安法治普洱建设
 
江城县人民检察院立足岗位职责,充分履行预防检察职能,开阔预防工作视野,2014年11月将办公楼一楼改建成“江城县廉政警示教育基地”。通过“防腐教育”,有的干部幡然醒悟走进纪检监察机关,主动退脏交代问题。
 
普洱市委政法委政治部主任何新华告诉记者,2015年年初,市委政法委就把深入推进政法队伍建设和管理,着力提升政法干警工作能力和水平作为推进平安普洱、法治普洱建设的引擎。
 
“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强政法队伍教育和管理。主要包括加强政法队伍理想信念教育、干部队伍建设、纪律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和加强政法干警能力素质建设等。”何新华说。
 
据介绍,普洱市委政法委安排政法委系统一百余人赴西安进行学习培训;普洱中院将新修改的刑诉法、民诉法、执法工作规范等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干警深入学习;市检察院选派干警到北京、福建等地参加脱产培训706人次;市公安局组织覆盖全警的依法使用警械武器专项训练和反恐处突演练;市司法局举办了乡镇司法所长培训班。
 
众人铺就平安路,在军、警、民共同努力下,普洱市在2014年云南省委、省政府组织年度综合考核中,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名列全省第二,为2008年以来最好成绩,被评为2014年度综治维稳(平安建设)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先进州市。同时,孟连县、景东县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平安县。现如今,为打造平安普洱升级版,该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政法各部门正在已有基础上阔步向前。(刘百军 黄清一 张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