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积极探索应急处置新机制
本网讯 今年以来,陇南市徽县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应急处置专门力量建设,组建了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努力破解应急处置工作的机制性难题和保障性困扰,在应急处置机制建设上做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尝试,已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6件,妥善处置警情,徽县城区街面发案同比下降了34.6%,“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8.5%,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着眼思路创新 解决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
政法专项编制少,专业性不强是困扰应急处置工作和防暴处突队伍建设的突出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徽县县委、县政府从今年新招录到乡镇工作的正式干部中,通过公开招考、笔试面试、政治审查等多个环节,选拔出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身体素质优秀的40名精干力量组建了徽县公安局特巡警大队。
队员平均年龄25岁,在特巡警大队的工作期限为一年。一年期满后,视工作表现留用20名,并从当年新分配的乡镇干部中再优选20名进行轮换。这种工作机制,一方面,由于选拔人员均为国家正式干部,组织纪律性强,便于统一调配,另一方面,人员能够得到及时轮换,及时补充新鲜血液,有利于保持队伍活力,再一方面,特警队员经过一年团结紧张的警队生活,回到各乡镇工作岗位后,能把学到的应急处置技能,充分运用到乡、村、社的群防群治力量的专业训练上,有利于进一步夯实应急处置工作的群众基础。
着眼平战结合 解决了“队伍如何管”的问题
防暴处突队伍人员分散、集结速度慢、训练不系统,是影响队伍战斗力的重要原因。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徽县县委、县政府投入200万元,租用了1100平方米场地,改建为特巡警大队营区,修建了营房、食堂和训练场,实行了统一着装,统一食宿,统一内务标准,统一作息时间的准军事化管理,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值班备勤。
为了进一步提高特巡警大队的实战能力,徽县公安局抽调了4名优秀教官负责队伍日常管理,坚持“特警特训、从难从严”的原则,以实战化为导向,采取案例教学、模拟训练、实战演练等方式,与徽县武警中队混和编队、集中训练,对全体队员进行了战术队形、擒拿格斗、徒手攻防、警械使用等专业技能的强化培训。同时,实行“边训练边执勤、以训练保执勤、以执勤促训练”的“战训合一”训练模式,制定了科学周密的勤务计划,采取步巡车巡相结合的办法,在徽县城区开展了巡逻执勤,有效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提升了公共安全管理效能,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着眼拴心留人 解决了“人员留不住”的问题
徽县县委、县政府为特巡警队员落实了岗位津贴和加班补助,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使他们的工资福利待遇高于乡镇其他工作人员。同时为该县特巡警大队修建了独立食堂,雇请专职厨师2名,为特警队员每人每天解决25元伙食补助,切实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条件。为特巡警大队购置防暴运兵车1辆、警车2辆、电动巡逻车2辆、摩托车6辆以及50套单警装备和防暴器具。近期,又划拨资金36万元,添置了2台冬季巡逻车,投入5万元更新了部分老化陈旧的防暴设备,切实改善了特巡警大队的工作条件。
为了解决特巡警队员的后顾之忧,县上决定对表现优秀的特警队员,由公安局和组织人事部门考察鉴定合格后,直接选入政法后备人才,在选拔乡镇司法所长、综治办主任时优先从特巡警大队工作过的人员中提拔任用。(陇南市委政法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