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陇南长安网
责任编辑:李婷
发布时间:2017-11-16
阅读次数:
山水相连 民俗相近 民心相融 平安共享
——陇南市参加第十三届陕甘川毗邻市政法综治工作协作会议
会议会场
出席会议领导

陇南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王国建出席会议
陇南市中院院长市中院院长马剑勇参加会议
编者按:第十三届陕甘川毗邻市政法综治工作协作会议于11月14日上午在陕西省安康市召开,来自三省7个市州的政法综治系统代表汇聚一堂,交流政法综治工作经验,共商边际协作、平安创建。陇南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王国建同志带队并出席会议,陇南市中院院长马剑勇及陇南市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国家安全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陇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白建中同志代表陇南市作了题为《务实创新 争先创优 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的大会交流发言,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务实创新 争先创优
着力推进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智能化法治化
中共陇南市委政法委员会 陇南市综治办
(2017年11月)

陇南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 白建中参加会议并代表陇南市作交流发言
陇南市是甘肃的南大门,辖八县一区,有280万人口,境内江河纵横、森林密布、气候温润,被称为“陇上江南”。同时,陇南又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与省内外八个市州、十五个县区相邻,素有“巴蜀咽喉、秦陇锁钥”之称。边远地方信息闭塞,部分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加之近年来重大建设项目比较集中,社会治理情况复杂,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大。面对这样的特殊市情,陇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政法工作,从组织领导、决策部署、政策措施、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了坚强的保障。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政法系统部署开展了“创新创优”活动,坚持务实创新,争先创优,努力提升政法工作新水平,着力塑造“绿色、文明、和谐、庄严”的陇南政法新形象。
务实创新 努力提升政法工作新水平
陕西安康市向四川达州市交接会旗
主动适应新形势,在社会治理、科技运用、法治方式、体制机制等方面开拓创新,展示预测预警预防和管控各类风险的新作为。
一是坚持社会治理创新。按照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在195个乡镇和4个街道全面建成了实体化、窗口化、信息化的综治中心,将原来乡镇、村综治中心几十种繁杂的台账簿册简化为乡镇建立“一图一表四簿一记录”、村级建立“三册一记录”,大大减轻了基层的工作负担。同时,将原来繁多的工作制度,全部制作为电子档案,录入了电子查询平台。坚持把农村社会治理融入脱贫攻坚大局,完善推行“五队一卡”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开展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实践,逐步形成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参与的治理体系。
二是坚持科技运用创新。以信息化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组织人员赴苏杭、深圳等发达地区,对政法信息化建设进行了考察,学习借鉴先进理念和经验。为基层网格员新配发综治E通手机终端5000多部,大大提升了网格管理信息化水平,筑牢了社会治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同时,积极探索“互联网+平安建设”的模式,建立了平安陇南微信群,陇南市委政法委“双微”在人民网政法系统影响力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特别是精心组织实施全国反邪教新媒体六级矩阵建设试点工作,建成了“四纵四横”反邪教新媒体矩阵,“凯歌陇南”反邪教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文章经矩阵转发后,阅读量迅速突破十万。充分利用新媒介开展法治宣传,由基层司法干警自编自导自演的微电影《樱桃红了》被司法部微信公众号转载,得到了广大网友点赞。
三是坚持法治方式创新。在学习借鉴“枫桥经验”中“触类旁通”,推广“阳光调解”“稳调帮引”、法律服务直通车、矛盾纠纷分类管理等成功经验。搭建了县区阳光调解中心、乡镇阳光调解工作站、县直部门阳光调解工作室、第三方阳光调解工作队和“互联网+阳光调解”窗口等五大工作平台,实现了阳光调解工作全覆盖,采取“预防排摸、稳控调查、分析研判、联动初调、公开调解、以案释法”的六步调解法,将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受到了中央综治办、省综治办的充分肯定。
四是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牢固树立大融合理念,突破条条块块束缚,建成了市政法综治管控服务中心,有效整合了市县乡三级综治部门和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和公共视频监控系统,从委机关各办(科)确定了6名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实现了对内部力量的整合。根据实际确定了“5+X”工作模式,设立了应急管理、综治信息、公正司法、智能办公、政法宣传五个工作岗位,与国内知名的软件公司联合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正在分步开展建设,逐步实现管控中心工作信息化、自动化、规范化的目标。结合乡镇便民服务系统和综治视频系统应用工作,每天利用视频便民服务系统巡查乡镇综治中心。扎实开展了市县党委政法委统筹同级政法机关试点工作,制定了《中共陇南市委政法委员会议事制度》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党委政法委议大事、抓大事、谋全局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凸显。
争先创优 着力塑造政法队伍新形象

与会代表观看大型法治民歌剧《村官巧断家务事》
增强政治责任感,在服务环境、效能提升、基层治理、纪律作风等方面争先创优,展现坚守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守护平安的新担当。
一是在优化服务环境中争先创优。着力改善政法各部门、政法系统基层各单位和服务窗口的外部环境、办公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人要精神、物要整洁、事要快办、心要清廉”的系统风尚,涌现了一批先进单位、优秀庭室和队所、示范窗口。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陇南市文县公安局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五年来,市公检法司部门全部建成了新的办公业务用房,县区政法部门、基层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的硬件建设焕然一新。今年6月,省公安厅在陇南市召开了全省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公安派出所建设现场会。
二是在能力效能提升中争先创优。针对换届后基层政法综治干部变动较大的实际,市、县委政法委举办了培训班,对全市政法综治维稳反邪教干部进行了集中培训。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陇南市委、市政府连续组织开展了两场应急处突综合实战演练暨十九大维稳安保誓师大会,组织公安干警、消防官兵、武警战士综合演练了突发事件处置、公共安全救援等科目,检验了应急处突训练成果,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市委政法委组织开展了“弘扬法治精神、锻造过硬队伍”主题书画摄影展,在全市政法系统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在不久前结束的全省政法系统首届运动会上,陇南代表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展现了优良的作风。今年底,我们将在全市政法系统隆重表彰“十佳创新成果”“十佳政法单位”“百强基层庭所”“百优执法(综治)模范”,进一步鼓舞士气、激发活力,掀起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三是在基层治理实践中争先创优。坚持把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作为全市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做守护平安的“坚盾”,又做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长矛”。大力倡导基层政法干警和综治干部在服务群众过程中争做“为民模范”,始终牢记宗旨,与老百姓手拉手、心贴心,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建立密切的警民和干群关系。武都区公安局巡警大队一中队副中队长樊龙为救落水妇女英勇牺牲后,武都城区上万名群众自发送行,网络空间里为樊龙送行的网友短短两个小时内就达到100多万。大力倡导基层政法干警和综治干部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中争做“行家里手”,秉持法治,教育疏导,居中调停,定纷止争,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涌现出了18年如一日始终奋战在反邪教一线的宕昌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王沛等一批先进代表。
四是在纪律作风建设中争先创优。严格按照“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切实加强了政法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政法系统纪律作风明察暗访活动,直击窗口单位,巡访执法一线,着力整治特权思想、衙门作风等顽疾,着力解决诉讼难执行难、执法司法不公、办人情案关系案等问题,着力根除吃拿卡要、与民争利等现象,铁腕查处违法违纪干警。着眼长远,在制度、机制建设上下功夫,统一制定了《全市平安建设责任书》,将综治维稳反邪教和依法治市、队伍建设全部纳入,进一步细化了考核内容,明确了目标任务,提出了进度要求,增强了可操作性。改变原来综治、维稳、反邪教工作单项表彰做法,将奖项统一整合为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县区,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进行表彰,提高了表彰的含金量,有效调动了县区争先创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陇南市两当县、礼县、成县、文县被省综治委命名为全省平安县。
昨夜话剧情深意长留心中,今朝汉江天地悠悠浪千重。美丽的安康之行让我们明白了“幸福安康”是平安的核心要义。陇南市为甘肃省唯一长江流域地区,与参会的兄弟市山水相连,民俗相近,民心相融,平安共享。国运融昌,一带一路飘旌旃;产业富路,茶马古道焕新颜。邀君来陇南,携手陇上江南观大千,把酒品茶临风共婵娟!(陇南市委政法委供稿)